想買股票又不知該買港股還是美股?這篇文章會為大家一一拆解港股美股的四大條件,其中包括買賣股票稅項、入場費、市場大小以及市場增長率。有興趣投資股票的你們切勿錯過!
Table of Contents
買賣股票稅項
買賣股票除了需要支付交易佣金以外,還需要支付交易所費用或者政府稅項,不過不同國家收取的費用跟金額均有不同,所以如果比較港股跟美股的時候,都需要一併比較以下的費用條款:
港股 | 美股 | |
---|---|---|
交易系統使用費 | HKD$ 0.5/筆 | - |
交收費 | 0.002%*交易金額 | 0.003/股 |
印花稅 | 0.1%*交易金額 | - |
交易費 | 0.005%*交易金 | 0.000119/股 |
證監會徵費 | 0.0027%*交易金額 | 0.00051%*交易金額 |
股息税 | - | 30% |
港股美股均有稅項,例如美股會有股息税,會從股息中抽取 30%;而港股就會有印花稅,因為印花稅是根據投資金額的比例作抽成,如果投資金額較大的話,需繳交的印花稅會更大,所以,可以衡量自己的投資金額、投資類型,再選擇哪一種類的股票。
入場門檻
投資股票雖然是很普遍的投資方式,大家都很容易接觸到,但都有一定的門檻才可以開始投資。
美股的入場費是一股股票,而港股則須最少購買一手股票。
以購買阿里巴巴為例,港股阿里巴巴(988.HK)股價是港幣 $206.4,因為港股最少購買一手的股票,而阿里巴巴就要求投資者最少購買 100 股為 1 手,所以在港股購買阿里巴巴的入場費是港幣 $20,600。美股阿里巴巴(BABA.HK)的股價是美元 $213.94,投資者最低可以以 1 股作為入場費,所以折合後最低門檻是港幣 $1,669。
相較而言,美股的入場費明顯比港股少,所以,投資資金不多的新手可以考慮先購買美股。
市場大小
市場的大小會影響股票股價的波動,如果股票市場市值越大,股價上漲下跌的就需要更多的資金,操縱股價也比較困難,市場就會越難被人操控,換而言之,股票在正常情況下會更加穩定,因為市場的資金不會一下子抽走,投資者也可以更加放心投資。
以港股跟美股最高市值股票作比較,港股的騰訊控股(700.HK)總市值是 5.75 萬億,而總股本是 95.95億,而美股的蘋果(AAPL.HK)總市值是 16.86 萬億。總股本是 166.88 億。
明顯可見,美股市場比港股明顯較大,再者,美股有較多大型以及為人熟悉的股票,例如蘋果、迪士尼,相較而言,港股市場就主要是中、小企業。
市場增長率
港股跟美股都有各自的指數代表整體股票市場的表現,港股的是恆生指數,當中包含了 55 隻港股的成分股,而美股的就是標普 500 指數,代表的是美股中 500 隻成分股。
港股恆生指數

▲依照港股的恆生指數,港股在五年間增長率大約是40%。
美股標普 500 指數

▲依照美股的標普 500 指數,美股在五年間增長率大約是 100%。
由上圖可見,美股五年的市場增長率大約是港股的一倍,市場增長率就代表了市場的整體表現,也代表大部分投資者在市場上獲利情況,增長率越大,獲利機率就越大。
小編的話
投資並沒有特定哪一款是最好的,對於很多投資新手來說,挑選產品跟市場都是有一定的難度,會覺得無從入手,有時候很容易會盲目追隨別人。投資新手在挑選市場時要做好風險評估,互相對比利弊,平衡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自己投資取向,然後就可以挑選出適合自己的投資產品。
如果是希望穩定收股息:
可以選擇投資港股,因為港股不會收取額外大額的股息税,雖然有額外印花稅,但對於長期投資的人,不會有太大影響,同時可以穩定賺股息,而美股會在股息上收取 30% 的股息税,對於只希望收取股息的投資者來說,股息收入會大大受到影響。
資金較少、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投資者:
可以選擇投資美股,因為美股入場費只需要一股,入場資金比較少,適合沒有過多資金的投資者。另外美股一直處於上升狀態,會對風險承受能力較低的投資者來說,可能會有一定心理壓力,風險承受能力較高的人比較適合投資美股,如果是以投資公司跟股票價值的心態會更加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