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債黑天鵝 |美債違約利好比特幣?| 改變全球金融格局?

在金融界,美國國債的利率被認為是教科書上的無風險利率,用於估計價值和未來估值。 金融精英認為它幾乎沒有風險。

但是,如果這個無風險參數變得有風險? 如果美國違約,對全球經濟和金融市場會有什麼影響?

以下,小編將為大家分析美國違約對全球經濟和市場的影響。

 

Table of Contents

美債違約對全球經濟和市場的影響

以下將會從全球經濟,美元及比特幣價值等角度,為大家分析美債違約對全球經濟和市場的影響。

 

全球經濟

美國國債有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巨大影響,因為全球都視它為安全資產,是主要結算貨幣,和全球金融體系的基石。 許多國家、機構和個人都持有大量美國國債。 如果美國違約,可能引發全球市場對美國國債的信任危機,可能導致大規模拋售、流動性枯竭和資產價格大幅下跌,亦可能損害美元的信譽。在全球貿易方面,出口美國的國家可能面臨訂單減少,而進口美國商品和服務的國家可能需要支付更高的價格。 政府和中央銀行亦可能會採取緊急措施,例如降低利率或實施量化寬鬆,以穩定金融市場和經濟。 總體而言,金融市場的波動性可能會增加,從而加劇全球金融危機。

此外,在美國違約的情況下,股票、數字貨幣和新興市場等風險資產的價值可能會出現大幅波動。 規避風險的投資者可能會退出這些市場,導致價格下跌。 同時,尋求高回報的投資者可能會趁機入市,從而帶動價格反彈。

 

美元價值

美元是全球最重要的儲備貨幣,美國違約可能削弱全球對美元的信任,導致美元貶值。 但是,如果市場出現恐慌情緒,投資者拋售資產,又可能會增加對美元的需求,同時許多投資者也可能湧向其他安全資產,如黃金等貨幣,對美元起到緩衝作用。 此外,這可能會加速數字貨幣和區塊鏈技術在全球的採用,從而改變全球金融格局。

 

比特幣價值

許多因素會影響比特幣在二級市場的價值,包括市場情緒、共識、各國監管政策、政府態度、廣泛應用、技術發展等等。 如果美國違約,比特幣可能會有兩種不同的反應。

一方面,如果投資者尋求非傳統(黃金/白銀)「避險」資產,世界需要新的方法來吸納減壓資金,長遠來看可能對比特幣的需求和價值產生相對積極的影響,並且各國也可能會深入探討比特幣等數字資產。

另一方面,由於比特幣市場波動和風險較大,如果出現市場恐慌,投資者可能會退出比特幣等高風險資產,直接導致其價值下跌。 因此,比特幣的反應可能取決於市場情緒和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小編認為,如果美國違約並引發全球金融危機,可能會出現短期波動,因為企業需要為運營產生現金流。 彭博首席分析師麥格隆(Mike McGlone)亦在 Wolf of All Streets 節目表示,雖然比特幣和其他風險資產最初可能會因市場恐慌而經歷短暫的飆升,但它們最終將與傳統金融市場一起崩盤,在風險資產之中更會跌得最多。

 

美國是否真的會違約?

以下因素可能導致美國違約:

 

債務上限

美國政府的借款受國會設定的債務上限控制。 如果國會不能及時提高這一限額,美國財政部可能無法發行更多債券來償還國債的利息和本金,從而導致違約。 目前,美國也面臨觸及債務上限的風險,預計將在 2023 年 第 3 季左右就此問題做出決定。不過,儘管國會過去就債務上限問題頻頻爭論不休,但國會總是通過法案及時提高債務上限,避免違約。

 

美國政府決策

如果美國政府因預算糾紛而停擺,可能會影響政府債務償還。 然而,即使在政府關閉的情況下,美國財政部通常也能找到償還債務的方法。 例如,美國財政部可能會採取特殊措施,包括暫時停止某些投資或兌現某些資產,以維持政府的現金流並避免違約。

此外,如果出現政策失誤,如過度的財政或貨幣緊縮,可能導致美國經濟衰退,影響政府的償債能力。 但考慮到美國的過往經驗,經濟規模和深度,以及美聯儲的貨幣政策(如量化寬鬆),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也相當低。

 

總結

儘管美國違約的可能性較小,眾議院議長 Kevin McCarthy 亦在 CNBC 的訪談欄目 Squawk Box中聲明美國不會違約;但如果真的發生,將會對全球金融體系產生重大衝擊。

過去面對類似問題時,美國政府和美聯儲采取了各種方法來避免違約,例如降低利率、實施量化寬鬆、提高債務上限等。 即使在政府關閉或債務上限爭議的情況下,美國政府也總能找到避免違約的方法。

美國違約對區塊鏈等新興數字產業最先可能會有負面影響。 在面臨風險,尤其是流動性風險時,雖然比特幣在銀行業危機之前起到了短期對沖作用,但在面臨與企業現金流更密切相關的國債級風險時,可能會在短期內面臨流動性制約和負面趨勢。

然而從長遠來看,一旦重新降息,將為比特幣等資產提供了新的機會。 如果美元的結算貨幣受到衝擊,企業和個人可以考慮以其他法幣結算或使用比特幣或其他加密貨幣進行跨境支付。 如果這種趨勢發展下去,可能會增加對比特幣的需求,並加速全球貿易的轉型。

免責聲明:過去的表現並不預示著未來結果,投資者在作出投資決定時應著眼長遠,並考慮自己的個人財務目標和風險承受能力。

 

 

投資涉及風險,本網的資訊僅作教學用途,並不構成投資意見或建議,故不應被視為作任何投資決定或行動的基礎。我們可能因用戶申請金融產品而從合作夥伴獲得少量佣金,但我們提供的內容時刻秉持獨立及客觀。產品資訊及條款,以相關機構向客戶提供的資料為準。

Crypto investing made easy

追蹤我們,接收最新資訊!

Facebook

@OlaWealth

Instagram

@ola.wealth_io

LinkedIn

@OlaWealth

Twitter

@OlaWealth_xyz

Telegram

@Ola 加密貨幣投資快訊